幕墙的发展史
1851年为在伦教举办的工业博览会建造了水品宫,该建筑的玻璃板覆盖了90,0o0m2的面积,它宣告了现代幕墙时代的开始:
1931年建成的美国纽约帝国人厦,高384m,其外墙以不锈钢和铝型材为骨架,以花岗石和不锈钢板为面材,已经具有幕墙的初步特点:最初具有代表性的“玻璃盒了”是20世纪50年代初建成的纽约利华大厦和纽约联合国大厦,此后几十年间,玻璃、钻合金和钢材,被认为是现代高科技发展在建筑上的标记,深受建筑师们的青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亚洲经济飞速发展,东南亚诸国也逐步将建筑幕墙引入到高层建筑中:
我国内地建筑幕墙起步较晚,1982年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正面上半幅墙面采用了人面积玻璃墙面作为会标的底衬,这可以认为是玻璃幕墙的维形,由于它仅局部采用,并非实质意义上的建筑幕墙,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玻璃幕墙的应用,可从1984年北京长城饭店算起,随后陆续建成的尚层建筑如深圳国贸、广州国际大厦、北京京广中心、北京国贸、上海锦江饭唐等都人面积采用了建筑幕墙。
玻璃幕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1950-1980)的显著特征。最初具有代表性的“玻璃盒子”是50年代初建成的纽约利华大厦和联合国大厦。
60-70年代,国外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迅速增多,许多著名的建筑都玻璃幕墙为外部装修。如世界上一些有名的建筑: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442m米高)和汉考克大厦(100层,344m高),都采用了明框玻璃幕墙。
我国建筑幕墙工业从1978年开始起步,历经一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大国和使用人国。2002年我国生产使用了约800万平方米建筑幕墙(不含窗墙、金属板和石材外装修、金属板屋面),约占全世界当年用量的2/3左右,到2002年底我国安装了约5000万平方米建筑靠墙,占世界总量的一半还多。2002年生产使用的建筑幕墙中,玻璃幕墙约占550万平方米(其中隐框靠墙380万平方米、点式玻璃牌墙约70万平方米)。2002年使用的建筑幕墙中由国内幕墙企业生产的占80%-859%,境外企业生产不到20%。国内常墙企业已能为国内各类建筑提供所需的各类型的建筑幕墙。